学校新闻

“双懂”教育在行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双懂”教育在行动

职教温度计:从勤工俭学到算法冠军的育人实践

时间:2025-07-11

在民办高职教育的沃土上,我们不仅拥有紧贴产业需求的专业体系,更培育着一支深谙学生心灵的教师团队。作为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软件学院的院长,我始终秉持一个信念:教育绝非流水线上的标准化生产,而是为每个独一无二的灵魂探寻最适合的成长轨迹。雷婷婷——这位来自2023级软件技术班的坚韧女孩,用她的故事深刻诠释了这一教育理念的永恒价值。




01 初识寒梅
勤工俭学显风骨,逆境绽放自峥嵘


那是一个平凡的午后,我如常巡查学院的勤工助学岗位。在图书馆三楼的静谧自习室中,一个瘦小的身影正踮着脚尖,细心擦拭着高处的显示器。她的动作既迅速又谨慎,仿佛手中握着的不是简单的抹布,而是需要精心呵护的精密仪器。“同学,你是哪个班级的?需要帮忙吗?”我轻声走近询问。


她猛然转身,额前的刘海被汗水轻轻粘起,眼镜后的双眸却闪烁着异常明亮的光芒。“谢谢院长,我……我能行,真的不用麻烦。”她局促不安地紧握抹布,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这便是我与雷婷婷的偶然相遇。勤工助学登记表上显示,她每周有五天在此辛勤工作,周末还需奔赴校外兼职,我默默记下了这个特别的名字。


随后,通过与辅导员的深入交流,我了解到更多关于雷婷婷的故事:她来自农村,家中爷爷奶奶常年患病需药,弟弟亦患有慢性病,治疗费用不断。作为村里罕见的大学生,她依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生活费用全靠自己双手挣得。


“她从不抱怨生活,但有时上课会显得疲惫。”辅导员王老师告诉我,“她的成绩虽非顶尖,却总能在编程课上脱颖而出,取得高分。”


我开始不自觉地关注起这个女孩。食堂里,她总是独自坐在角落,餐盘里永远是那两个最便宜的素菜;教学楼走廊上,她抱着厚重的编程书籍匆匆而过;实训室里,当别人都已离开,她的电脑屏幕依旧明亮如初。


最令我动容的是那个雨夜,加班归家的我,意外发现实训楼还有一盏灯孤独地亮着。推门而入,只见雷婷婷正对着电脑屏幕沉思,桌上放着半袋干硬的面包。见到我,她慌忙站起,屏幕上显示的是复杂的代码界面。


1

▲雷婷婷深夜在学习编程知识


“院长好,我……我在学习一些编程知识,马上就走。”


“这是算法优化?”我扫了一眼屏幕,“这应该是大二下学期才学的难度吧。”


她低下头,轻声说:“是兴趣……我想试试看能不能优化图书馆的检索系统……”


教育的真谛,不在于注满一桶水,而在于点燃一团火——而此刻,这个瘦弱女孩眼中的光芒,正是那簇永不熄灭的火焰,那是求知若渴的火花,更是在逆境中依然不灭的理想之火。




02 慧眼识珠
伯乐相马启潜能,编程赛场展锋芒


转机出现在大二上学期。新引进的张教授在算法课上发现了雷婷婷的非凡天赋。


“胡院,我们学院有个叫雷婷婷的学生非常特别。”张教授兴奋地找到我,“她解决问题的思路与众不同,我建议让她加入编程兴趣小组。”


我立即安排了与她的见面。当雷婷婷忐忑不安地坐在我对面时,我递给她一杯热茶:“听说你对编程有着浓厚的兴趣?”


她双手紧紧捧着茶杯,热度似乎给了她更多的勇气:“胡院,我……我特别喜欢编程。代码不会嫌弃我的口音,电脑也不在乎我穿什么衣服。在程序的世界里,我觉得自己……很有价值。”


这句话如重锤般敲击在我的心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和纪律,却很少触及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梦想。


“张教授希望你能代表人工智能与软件学院参加校级的编程比赛,你有兴趣吗?”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但随即又黯淡下去:“可是……培训会占用很多时间,我的勤工助学……”


“这个我来安排。”我斩钉截铁地说。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我亲眼见证了雷婷婷的蜕变。她如海绵般吸收知识,常常在实训室待到深夜。张教授告诉我,她的进步速度惊人,已经能够解决本科生水平的算法问题。


2

▲比赛现场合照


比赛当天,我特意前往现场。看着瘦小的她坐在一群参赛选手中,手指在键盘上灵活飞舞的样子,我忽然深刻理解了教育的真谛——教育不是填鸭式地灌输知识,而是点燃学生内心那团早已存在的火种。


当雷婷婷捧回一等奖的奖杯时,整个学院都为之沸腾。庆功会上,她的同学们纷纷围拢过来:“原来雷婷婷这么厉害!”“平时都不跟我们玩,还以为她高傲呢……”


我注意到雷婷婷站在角落,笑容中带着一丝落寞。后来她告诉我:“院长,我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解释,我要工作要学习,真的没有时间参加聚会……”


“真正的朋友会理解你的。”我轻轻拍拍她的肩膀,“不过适当放松也很重要。”


令我欣慰的是,这次成功确实为她打开了新的篇章。她获得了励志奖学金,经济压力得到了缓解;几个同样热爱编程的同学主动靠近她,组成了学习小组;张教授更是收她为项目助手,给予她更多的指导与机会。


在学院年终总结大会上,看着台上自信分享励志历程的雷婷婷——她剪了利落的短发,言谈举止间多了几分从容与自信——我由衷地感到欣慰。领奖台上的聚光灯只能照亮一刻,但自信的光芒却能照亮一生。




03 逆境奋进
楚怡折戟志未泯,实习顿悟求新程


然而,成长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大二下学期,雷婷婷先是遭遇了“楚怡杯”比赛的挫折,初赛便意外止步。那天晚上,值班老师报告实训室有学生不肯离开。我赶到时,只见雷婷婷一个人对着电脑屏幕发呆,眼睛红肿。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她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开始理性地分析失败的原因。这一刻的雷婷婷让我看到了优秀学习者最重要的品质——面对失败的清醒认知与自我反思。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思维是金牌,而永不言弃的品格才是人生的王牌。


这次经历不仅没有击垮她,反而让她更加努力。她白天认真上课,晚上积极参加培训,周末还主动给张教授的项目打下手。我时常在走廊遇见她,她不再是那个低头疾走的模样,而是会主动打招呼,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紧接着,大二暑假前的实习季来临,雷婷婷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在某软件公司实习两周后,她深刻感受到了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同事们讨论的架构设计、新技术应用,我完全跟不上。”她苦恼地对我说,“院长,专科的知识储备……在职场真的不够用。”


我没有立即给出建议,而是反问她:“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我想……”她深吸一口气,“专升本。”


她沉默了许久,终于轻声说出了内心的梦想:“我想成为顶尖的算法工程师,我想让我的程序帮助更多人……像我弟弟那样的病人,也许能通过医疗AI得到更好的诊断……”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认真的脸庞上,我看到了一个年轻人最纯粹的理想主义与不懈追求。


“那就专升本。”我坚定地说,“学院将全力支持你的决定,我会邀请学院经验丰富的老师为你辅导,我们全力助力你实现梦想。记住,有梦就要大胆去闯。”


3

▲雷婷婷专升本复习时记录


看着她不可置信的表情,我笑了:“请你记住,作为咱们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发现和培养人才是我的职责所在。而你,雷婷婷,值得这样的投资与期待。”教育不是工业流水线,而是农业精耕细作——每粒种子都有自己绽放的季节。




04 结语
以心印心:做教育的点灯人


4

▲分享“双懂”心得时记录


高职教育从不是人生的终点站,而是梦想的加油站;我们的学生也绝非教育的失意者,而是正在蓄力的追梦人。


当雷婷婷坚定地踏上专升本备考之路时,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学生的成长,更是一簇火苗如何照亮自己的未来。她依然奔波于自习室之间,但眼神里已褪去彷徨,沉淀下坚定;她依然少赴聚会,却拥有了并肩前行的伙伴;她依然会跌倒,却学会了把每一次挫折化作向上的阶梯。当一株幼苗破土而出时,整个春天都会为它让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做懂学生的教育者,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成为心灵的解码者——读懂他们沉默背后的渴望,理解他们倔强之下的脆弱,相信他们平凡外表里不凡的可能。雷婷婷的变化和进步,让我深深感到:教育最动人的力量,不在于塑造完美,而在于唤醒可能;不在于纠正缺点,而在于放大闪光。


窗外,栀子花的芬芳随风浮动。我仿佛看见明年此时的她,手持录取通知书站在晨光里。那时,我会告诉她: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你的人生还有无限可能与精彩等待你去探索与创造。“这张纸只是你人生新篇的扉页,而你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


做老师的幸福,莫过于在某个学生的人生里,成为那个“懂你”的人。


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我深知:高考的分数可以划定起跑线,却永远定义不了人生的高度。我们的学生或许不是应试教育的赢家,但他们同样怀揣着改变命运的热望。教育的高贵,从不在殿堂的巍峨,而在每一间教室里,师者如何以真心唤醒另一颗真心。




撰稿:胡斌梁

编辑:赵   茜

审核:李湘烽


首页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