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合作办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合作办学

4月14日下午,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马卫平、综合办副主任谭晶凤,人事处副处长卢长晖等一行赴湖南工程学院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学科建设、产教融合等议题共商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校际合作路径。座谈会上,湖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黄昕详细介绍了该校“红色基因传承、绿色生态浸润、蓝色工程筑基”三色育人体系及“135工程”(即以1个目标、3大任务、5项举措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成效。他表示,期待与两校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马卫平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发展特色和办学思路,并希望充分发挥在潭高校优势,深化校际合作,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会后,马卫平一行实地考察了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机器人实验室、风力发电创新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平台。在新能源汽车创新研究院,校企联合研发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成果引发热烈讨论。此次调研为三校构建“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标志着区域高校合作迈出新阶段。

3月26日晚,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工学交替颁奖典礼在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陈飞,校长马卫平,汽车学院院长马云贵,吉利集团人才经营经理赵静等校企代表与师生代表共同出席,总结工学交替育人成果,表彰优秀学子。典礼现场,学院为胡涛、尹佳乐、何彬婕等20名“工匠之星”及多批“优秀实习生”颁发荣誉证书。获奖学生代表何彬婕表示,通过企业实践,不仅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体会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吉利集团赵静在致辞中肯定了工学交替模式对校企协同育人的推动作用,强调其有效衔接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校长马卫平在总结讲话中深入阐释工学交替的教育意义。他指出,这一模式是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桥梁,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提供了坚实支撑。他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五点成长要求:一要“自信多一点”,不看起点看终点,在实践中锤炼技能、锻造职业底气;二要“经历丰富一点”,主动参与多岗位实践,积累经验、深化产业认知;三要“学习快乐一点”,以微笑面对挑战,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创新潜能;四要“地位高一点”,用奋斗提升职业价值,以精湛技艺赢得社会尊重;五要“就业好一点”,夯实技能根基,承诺“学校将全力搭建平台,助力学子通过高质量就业成就人生”。2015级校友、吉利汽车研究院工程师张彪受邀分享职场经验。他结合自身经历表示,在校期间工学交替的实践经历为职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并鼓励学弟学妹珍惜实践机会,勇于迎接挑战。 湖南吉利职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双元育人”模式,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持续完善“工学交替+技能竞赛+创新创业”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输送更多“懂理论、精技能、重创新”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努力打造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示范品牌。

共 2 条记录 1 跳至
首页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