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我校通识教育学院与数字经贸学院成立大会在学校二教学楼四楼党员活动室召开。校党委书记陈飞、校长马卫平、校长助理兼通识教育学院院长林洋洋出席会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科带头人,通识教育学院、数字经贸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林洋洋主持。 林洋洋介绍了学校撤销人文与管理学院和成立两个新学院的背景。她指出,数字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学校以“双懂”理念为引领——通识教育聚焦学生成长规律,以人文底蕴筑牢终身发展根基;数字经贸教育紧扣产业转型需求,以数字技能强化核心竞争力。两院将坚持“独立深耕、协同联动”,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会上,陈飞宣读了通识教育学院与数字经贸学院成立及干部职务调整的文件。随后,马卫平为两院授牌并揭牌,这标志着学校学科布局与人才培养模式迈入新阶段。数字经贸学院筹建负责人毛国慧在表态发言中表示,学院将以“业财数据”专业建设为抓手,推进产教融合与教学改革。目前,学院已与长沙惠趣短视频基地合作开展“数字营销实战营”,首批60名学生通过选拔进入企业岗前培训,后续将重构岗位化课程体系,打造“实训—实战—就业”贯通式培养链路,推动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马卫平在讲话中强调,通识教育学院要立足专科办本科教育,助力学生学历提升,同时以人文素养课程涵养学生品格与综合素质,避免技术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倾向;数字经贸学院需发挥文科优势,推动文理交叉融合,培育兼具人文底蕴与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他指出,文科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石,学校将坚持差异化发展路径,打造职业教育文科创新高地,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围绕两院建设展开研讨。教务处处长李新年建议实施分类培养,为学术型、应用型学生定制差异化课程;校职业教育研究所首席教授邓颖玲提出以“阅读育人”构建书香校园,贯穿学生从入学到职场的全周期素养培育,强化职业规划能力;校职业教育研究所首席教授常思亮强调通识教育需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工科与人文艺术融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徐新平教授建议大力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以示范课程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数字经贸学院学科带头人秦媛提出以“业财融合”为切入点,推动新专业建设提质增效。马卫平在总结中要求,两院建设须以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机制灵活性,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素质人才。此次大会是学校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探索文科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识教育学院与数字经贸学院将坚持“独立深耕、协同联动”原则,以教育供给侧改革回应时代需求,为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2025-04-17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