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Encounter
初逢露华:赛途序章,倔强微光初绽
今年的楚怡杯比赛,恰似初绽叶片上那滴晶莹的露珠,带着清新与灵动,悄然滴落在教育的沃野里,将我与大二学生何丹的人生轨迹交织缠绕。
初次见到何丹,她坐在教室后排,眼神明亮而灵动,透着一股不服输的机灵劲儿。当要求大家往前坐以便讲解比赛要点时,她抬起头,声音不大却带着几分固执:“老师,我坐这儿能看见。”那一刻,我看到了她身上那股不随波逐流的倔强。天气尚寒,她衣着单薄,我忍不住提醒她多穿点,她却笑着摇头说“不冷”。我心里暗自觉得,这个学生聪明是聪明,就是太有自己的主意,不太容易听从指挥。
备赛的号角正式吹响,紧张而忙碌的日子如潮水般涌来。集训开始后,我们的生物钟被调整到与星光同步。清晨,天空还泛着青白,何丹就已经对着镜子认真练习姿态;深夜十点,路灯把归途拉得老长,她没完成的任务回宿舍洗漱完还会继续修改。然而,每次正式演练时,她总会犯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有一次,在关键环节她突然卡壳,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眼神里满是慌乱。我心中着急,语气不自觉地重了些:“你到底在干什么!”她愣在那里,像个犯错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看着我,却一句话也不说。那一刻,我满心无奈,甚至对她能否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产生了怀疑。
Astral Refining
星芒淬炼:破茧成长,师者懂心护航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何丹并非不认真,而是面对正式场合时会怯懦,大脑仿佛突然宕机,这在竞赛中无疑是致命的短板。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因为她的倔强而对她不够宽容,没有深入了解她内心的紧张与不安。
了解到问题所在后,我们决定改变训练策略。不定时对她进行突击演练,从在自己同学面前练习开始,逐步到在其他班同学面前展示,再到在学院老师、领导面前汇报。每一步,何丹都像一个勇敢的勇士,直面自己的弱点。她把我给的训练资料翻了又翻,日日夜夜不停地练习。有一次,她笑着跟我说:“老师,我做梦都在背稿子呢。”看着她眼底那份坚定,我忽然意识到,高职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可能存在一些薄弱,他们背后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而我,作为老师,更应该理解他们、支持他们。
在朝夕相处的集训中,我慢慢发现了何丹身上许多闪闪发光的优点。她对同学朋友仗义,总是主动帮忙;性格活泼天真,能给紧张的训练氛围带来一丝轻松;目标感极强,一旦认定了方向,就会全力以赴。后来,我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突然理解了她的好胜心,那是她在生活的风雨中为自己撑起的一把伞。从那以后,我不仅在比赛中给予她指导,更在生活中给予她温暖和帮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在比赛中拿到了省赛二等奖。当知道获奖的那一刻,何丹的眼睛亮得像星星,她迫不及待地拿着奖状拍照,连发好几条朋友圈,像个孩子一样想要跟全世界宣告这个好消息。看着她开心的样子,我心里满是欣慰,之前的辛苦仿佛都不值一提。对她来说,这次比赛是一次成长的蜕变,自信心大增;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让我更加理解了作为老师的责任和意义。
赛事结束后,备赛期间被点燃的激情瞬间跌入谷底,我一度陷入教育的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否真的有意义。但当我回到课堂,看到何丹坐在前排,眼带笑意看着我,积极地回应我的每一个问题时,我知道,一切都是值得的。她的“捧场”,她的改变,让我明白,我们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比赛的结束而终止,而是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在这段楚怡杯的旅程中,我见证了何丹从最初的怯懦到后来的自信,从遇到困难时的慌乱到面对挑战时的坚定。如今,课堂上的何丹依然像粒追着光跑的尘,却在书页翻动间抖落星芒。原来,教育从不是执着于培育参天大树,而是蹲下身来,看见每粒尘埃里藏着的成长诗,它们或许微小,却在相遇的春风里,让彼此的世界都亮了几分。
而我也从一个只看到学生表面问题的老师,成长为一个懂得理解学生内心、用心去呵护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原来,教育就是一场师生相互懂心、共同成长的旅程,每一粒看似微小的尘埃,都能在相遇的春风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撰稿:周乃琦
编辑:赵 茜
审核:李湘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