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双懂”教育在行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双懂”教育在行动

做最懂学生的老师:点亮星光的引路人

时间:2025-08-13

在教育的星图中,民办高职学生是独特而璀璨的星光。他们或许曾被高考的阴翳短暂遮蔽,但内心的光芒从未熄灭。作为他们的引路人,我深知这光芒的珍贵——它蕴藏着不甘与渴望,更亟待被真正理解、信任与点燃。空洞的鼓励并非钥匙,唯有洞悉其困境、笃信其潜力,方能破解那通往卓越的成长密码。在这里,我见证着他们以坚韧为火种,亲手点亮属于自己的星河,完成一场从平凡到耀眼的突围。


1


认知重塑:用理解打破偏见,用信任唤醒自我
Part.1


2


长期以来,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一直沉重地压在学生心头。我清楚,他们入学时的自我怀疑和自卑,不是对学习的懈怠,而是对“自己是否值得被期待”的迷茫。高职教育注重实践技能培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产业升级的今天,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些优势,需要让学生真正从心里认同。


我班上的小婷刚入学时,便被这种偏见裹挟。高考失利让她觉得自己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课堂走神、作业敷衍的背后,是藏不住的自我否定。我知道,她需要的不是“你要努力”的说教,而是能看见她内心的挣扎。


大一时的职业规划比赛,她起初不愿报名,觉得“去了也是丢人”。我没有强迫,只是鼓励她:“去看看吧,这里有和你一样的同学,他们的故事或许能给你些启发。”


在我的鼓励下,她硬着头皮报了名。准备过程中,她听到了许多同学的故事:有人立志成为厨师,在餐饮比赛中崭露头角;有人痴迷机械维修,在实训比赛中多次获奖。这些故事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她内心的角落。


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将目光聚焦在提升专业技能上。课堂上的前排座位、课后的主动请教、实践活动中的积极身影,都见证着她的转变。最终,她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挑战杯等一系列奖项,实现了从自我怀疑到自信满满的蜕变。我明白,真正的认知重塑,是让学生知道:有人懂你的难,更信你的能



自我驱动:用尊重回应目标,用资源支撑梦想
Part.2


3


我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尊重并支持这些目标,比空谈“应该怎样”更重要。高职学生要在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仅靠课堂学习远远不够,自我驱动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学生小翔入学时就立下了专升本的目标。我明白学校的课程设置无法完全满足他的需求,便鼓励他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还提醒他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学校图书馆和实训基地等资源拓展知识。


为了实现目标,小翔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早上背诵知识点,下午集中练习,晚上总结反思。遇到难题时,他会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会耐心为他讲解分析,直到他完全理解。通过不断自主学习和探索,小翔掌握了扎实的知识与技能,不仅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十佳团支书等荣誉,还带动了整个宿舍的学习氛围,他们宿舍多次获得“特色宿舍”“优秀宿舍”称号。自我驱动的背后,是有人懂你的野心,还愿意为你搭梯子。



实践成长:在试错中求正,于低谷中蓄力
Part.3


4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实践,成长的常态是挫折。学生们在亲手操作的摸索里积累经验,在失意落寞的反思中积蓄力量——这过程中,他们或许会犹豫、会沮丧,但最终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智能制造系的小何刚进实训车间时,面对机床和工具十分陌生。第一次操作失误后,他站在机器旁手足无措,脸颊涨得通红。但他没有气馁,实训课的节奏很快,他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们;课后一帧帧翻看着老师发在qq群里的教学视频。大二上学期,在学校与湘潭基地合作的工学交替项目中,小何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获得了企业和老师的高度评价,还赢得了“工匠之星”等荣誉。可能在成长过程中第一次犯错时觉得天要塌了,后来才发现,错一次,就离对的地方近了一步。


成长路上的挫折,往往比顺利更能照见潜力。小鹏在大二上册的励志奖学金评比与技能比赛中,都因成绩不理想与奖项失之交臂。然而,小鹏并没有让自己一直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中。他深知,一次的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重要的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站起来。


大二期末,小鹏的原始成绩和综合测评均位居专业第一,还获得了十佳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实践中的试错,挫折中的沉淀,本就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5


高职学生虽面临诸多挑战,但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作为教育者,我庆幸自己能见证他们在自我突破中成长——从迷茫到坚定,从退缩到勇敢,每一步都算数,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信自己同样可以拥有美好的未来,在各自的领域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而这,或许就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做学生成长路上的见证者,帮他们自己把星光点亮。






撰  稿:谭子玉

编  辑:赵   茜

审  核:李湘烽


首页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