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湖南科技大学与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在湘乡市梅桥镇胡薮村联合启动“智慧赋能乡村振兴,AI守护绿水青山”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聚焦科技与生态融合,旨在通过人工智能、环境监测等技术助力乡村绿色发展,探索校地合作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科技下乡,智慧助力乡村振兴
启动仪式上,湘乡市梅桥镇党委书记张卫,共青团湘乡市委书记王炜清,以及两校相关负责人等出席。
湖南科技大学团委副书记唐宁潇表示,此次活动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实践,学校将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学科优势,为梅桥镇提供精准技术支持。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助理周龙指出,职业教育需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此次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服务乡村建设的宝贵平台。
王炜清鼓励青年学子深入基层,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力量。张卫对师生到来表示欢迎,并希望团队结合胡薮村实际,围绕生产活动、村民思想动态开展调研,从美化环境、人文关怀、科普宣传等方面深入基层,紧密结合“六个一”举措,扎根乡村各方各面,期待打造智慧乡村示范案例。
创新实践,AI技术守护绿水青山
在随后的交流研讨中,师生与当地干部围绕“AI技术在乡村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湖南科技大学团队提出利用智能监测系统实时分析土壤和水质数据;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团队计划推广智慧农业小程序,提升村民科技应用能力。胡薮村党总支书记谭华表示,相关技术落地将极大提升村庄生态管理水平,建设更美丽宜居乡村。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校长蒋伟民强调,学校秉持“服务地方、产教融合”理念,希望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厚植情怀,切实为村民解决困难。
长效合作,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
据悉,本次实践活动将持续一周,涵盖智慧环保、红色宣传、教育帮扶等多个领域。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软件学院院长胡斌梁表示,学院将与梅桥镇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
启动仪式后,两校师生已投入实地调研,后续将结合当地需求开展具体项目。此次活动既是高校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科技+生态”融合新路径。